紫微斗數是什麼?

紫微斗數
紫微斗數的由來,紫微斗數乃在禁習天文的星宗命學空檔時推出。「何用琴堂學五星」不是豪語,而是一種無奈—天文被禁,五星法沒得學,只得學紫微斗數了!
明末到清初,西洋天文、算術,隨著傳教士穆尼閣、湯若望、南懷仁等傳入中國,七政四餘命學及擇日學又興起,加上子平命學盛行,紫微斗數被踢到黑暗的角落,默默無聞。
由於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下令民間禁習天文,所以以天文爲骨架的星宗命學逐沒落,直至明朝末年禁習天文的法律才解除。明•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•曆法》云:「中國曆法,本不及外國之精密。以故前元欽天監外,又有回回欽天監。本朝亦設回回司天監,有正儀大夫、司朔大夫、司元大夫等官。至洪武三十一年(西元一三九八年)而廢之。以其教歸之欽天,但用彼國「土板曆」同算,久之則法亦不驗,與中土無異矣!
國初,學天文有厲禁,習曆者遣成,造曆者誅死。至孝宗(朱祐 1470~505:1488~1505在位)弛其禁,且命徵山林隱逸能通曆學者,以備其選,而卒無應者。近年因日食分數不相符,督責欽天,但唯唯謝罪,以世學歲久,無他術為解。自利瑪竇入都,號精象數,而士人李之藻等皆授其業,似當令兼領天文。」明窮的天文著作寥寥無幾,較重要的只有王篇(1322~1373)把元代趙友欽的《革象新書》加以刪訂,縮爲兩卷本;較晚期只有王可大的《象緯新篇》等。連欽天監推算日食都「莫法度」了,何況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呢?
紫微斗數始創
紫微斗數把創始祖師掛名陳希夷,就像鐵板神數把邵康節奉為祖師一般,大概是江湖術士最擅長的「託名」技倆下的「產品」,其可靠性並無史實作支柱,所以難令人相信,因為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考據,所以我們無法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枉拋心力。
陳希夷對天文星相有研究或著述嗎?古代的史書、筆記沒有記載,所以他是不是會抬頭看星星,低頭創紫微斗數,這懸疑可能只有天才知道了。
紫微斗數推命盤
完整的斗數推命,至少應包括:
1.定時辰,起八字,安命身十二宮。
2.以生年干起「五虎遁」,排十二宮干,再確立命宮干支納音「五行局」。
3.安星。先以「五行局」與生日定紫微天府,排出南北斗主星,而後再排時支系諸星、月支系諸星、日系諸星、年干系諸星、年支系諸星、歲前十二星、將前十二星、博士十二星、命主、身主、傷使、旬空、截空、長生十二星等一百十二顆星。
紫微斗數與人的關係
紫微斗數的發展大成於理學思潮流行的宋代,學理重視人性,因此紫微斗數應該是具有人性,能肯定一個人的存在價值的一門術數。真正聰明的才智之士,決不會盲目的把生命完全交付給看不見、摸不著的命運之「神」,而是以理性來規畫人生,透過有關命運的知識來探討人性。紫微斗數是一種古老的術數,一種對人類生命進行探討的古老術數。
隨著現代社會知識資訊不斷的成長、發展,人們決不甘受古老命運的思想阻滯設限。相反,而可從其中培養出文學、哲學、心理學、天文學等方面的興趣,豐富了想像、感情世界,引導出自我本身的智慧,突破迷信,更能按照自己的顧望發展人生、塑造自己,或作較深層次的分析與歸納,使自己由「自然人」進化為「理想人」,才是紫微斗數的眞正旨趣、度世指南針。
紫微斗數命宮
宮主秘法 : 《易經。說卦傳》云:「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。」
斗數逆安命宮,順安身宮,故知命所以「知來者」,知身所以「數往者」也。
白玉蟾問陳希夷:「斗數為多矣,何為撮要?」答:「凡人立身安命之後,最宜看命身、祿馬不落空亡;截路最緊,旬空次之;命主星為緊,身主次之。」
《看命捷要》云:「看命要看數法淺深。
先以命主為緊,身主為次,然後可以二主參論,便知富貴貧賤定矣!」
命主是命宮的守護神,乃一紫微斗數天星盤之主宰,人命之樞機,為壽夭、禍福、富貴、貧賤之根本,屬先天。身主是生年支宮的守護神,乃人體一身之主宰,行動之樞機,為榮養、修為、陰騭、福德之根本,屬後天。
命主為魂,掌精神、思想;身主為魄,掌軀體、魄力。」
結語
紫微斗數流傳一千多年,其間由於時代與社會型態結構變遷等因素,衍生不少訛謬、存疑、隱謎、秘訣,偏頗闕漏之處,有待於現代紫微斗數研習者去澄清、印證、發現及系統化整理。紫微斗數難題的思與辨,經過揀擇的各派斗數論命技巧與秘訣:在智慧的觀照和批判後,留下真正具有價值的觀念。紫微斗數是推命的利器,打開寶藏命學的金關鍵。